昨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廣州市優化調整停車場差別化收費方案》,該文件稿將在進一步修改完善后報市委常委會審議,擇日發布。
據停車場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最終方案將室內住宅停車場月保從400元調到500元,而咪表收費也聽取了停車場協會的意見,一類地區調到16元/小時,低于方案一和方案二的18元、22元/小時。
 【一類、二類、三類地區劃分范圍】

● 住宅區室內月保漲百元
昨日,新快報記者從停車場協會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其實早在上周,廣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如桂已經帶隊對物價部門提交的停車場調價方案進行了初步的審議,并將最終方案交由市政府昨日審議。
上述負責人表示,實際上方案大改的可能性已很小,基本是會原則通過。按照上周初審的方案結果,室內停車場將做適當調整,一類地區室內停車費月保從400元漲到500元。據相關的管理辦法,物業管理公司可依據停車場的最高限價30%,收取停車管理費。所以調價后,原來每月120元的停車管理費可以漲為150元。協會負責人潘國璠表示:“目前一類地區室內住宅停車場黑市價普遍已在800元以上,所以室內停車費月保從400元漲到500元,對于大多數車主來說,其實只有停車管理費從120元漲到了150元這30元。”
● 一類地區咪表漲價六成
除了住宅停車場,咪表調價也是市民和媒體關注的焦點。按照聽證會上討論的兩個方案,方案一的一類地區白天18元/小時,24小時最高限價144元;方案二的一類地區白天22元/小時,24小時最高限價176元。 特別是“商業咪表漲200%+住宅不漲”搭配的方案二,讓不少政協委員擔憂調價的目的并非為治堵,而是為了咪表漲價。
昨日,新快報記者從廣州市停車場協會有關負責人獲得消息稱,原則通過的方案中,一類地區咪表將從現在的10元/小時,漲到16元/小時,即每15分鐘4元,漲幅為六成,低于原來的兩個方案——22元/小時和18元/小時。這與停車場協會在聽證會上公布的協會方案基本相同,當時在會上,咪表公司的聽證代表林郁也表示一類咪表收16元/小時比較合適。
對此,林郁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16元/小時,折算到每刻鐘(15分鐘)是4元,不用找零。而且16元/小時,比22元/小時低不少,車主比較容易接受,在目前的執法環境下是比較合適的。此外,他還表示,按協會方案,二類地區為12元/小時,三類為8元/小時。“折算下來,一二三類地區,每15分鐘收費分別為4、3、2元。”而潘國璠也認為,這樣廣州咪表跟北京、上海也差不多,相對比較合理。 |